第负一课:先别慌,我们聊聊¶
警告
本文仍属于草案阶段
你好,新同学。
欢迎来到大学——一片充满无限可能,也因此充满不确定性的原野。
开学这段时间,你可能正被海量的声音所包围:来自家人朋友的期待,来自学长学姐的建议,来自各种社团和机会的召唤,以及,来自你内心深处对未来的种种设想。
当所有这些信息和可能性同时涌来时,无论你感到的是兴奋、是焦虑,还是两者交织的混乱,都请先记住一件事:
你需要一个清晰的起点
这个起点,不在于你立刻做出某个选择,而在于你首先安顿好你自己——这个即将做出所有选择的主体。
先向内,再向外¶
我们常常急于向外探索,却忘了所有探索的力量都源于一个稳固的内在。
一个混乱的内心,无法做出清晰的判断,就像一双颤抖的手,无法绘出笔直的线条。
所以,在学习任何具体的“方法”之前,我们想邀请你完成一次“自我连接”。这无关乎思考,只关乎体验。
一个帮你重启大脑的微操作¶
在被无数信息和想法挤占时,最有效的方式,是进行一次短暂的“硬重启”,清空缓存,让大脑恢复流畅。
这个操作极其简单,耗时不到一分钟,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完成。
进行一次“30 秒精神刷新”
-
开启“免打扰模式”。 将手机调至免打扰或飞行模式。暂时中断与外界的一切连接。
-
找到一个最小的独处空间。 不需要特定的环境。可以是你宿舍的椅子上,可以是教学楼空无一人的楼梯间,甚至可以是洗手间的一个隔间。只要是一个能让你在接下来 30 秒不受打扰的地方即可。
-
闭上眼,专注于呼吸。 坐下或站着都可以。闭上眼睛,然后,将你全部的注意力,都集中在你的一呼一吸上。 不需要控制呼吸,只是去感受它——感受空气进入你的鼻腔,感受胸腔的起伏。 如果脑海中飘过什么念头,不要去管它,就像看着天上的云飘过一样。只是温和地,一次又一次地,把注意力拉回到呼吸这件事上。 进行 5 到 10 次深长的呼吸,大约 30 秒。
做完之后,睁开眼睛。
你可能不会感到醍醐灌顶,但你会发现,刚才挤满你大脑的种种思绪,暂时退后了一步。你获得了一个宝贵的、清晰的“间隙”。
这个“间隙”,就是你思考的起点。
当你准备好了¶
方才的体验,就是一切的起点。
这本指南,不是催你赶路的清单,而是一套帮你找路的工具
我们不会告诉你“应该”走哪条路,但我们会陪着你,一步步学习如何看懂自己、看清世界,并最终有能力为自己做出选择。
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,可以开始进行更深入的思考,那么,我们邀请你翻开下一页。
不着急,请完全按照你自己的节奏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