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原则:构建你的个人决策系统¶
在上一课,我们通过一次“精神刷新”,为你清空了缓存,创造了一个宝贵的、清晰的“间隙”。
现在,就在这个间隙里,我们要为你植入一个极其强大的思维系统。它将成为你未来四年,乃至更长时间里,进行自我探索和决策的底层框架。
核心比喻:你的“个人决策黑盒”¶
请将你未来的所有重要决策,都想象成一个“黑盒”的输出结果。
这个黑盒,专属于你。它的使命,不是追求某个“唯一正确”的答案,而是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,为你计算出一个当前阶段最适合你的、可行动的方向。
“决策黑盒”的工作原理
-
输入 (Input):
- 向内看 (Internal Data): 你内在的能力、热情与真实感受。
- 向外看 (External Data): 来自外部世界的、经过筛选的高质量信息。
-
处理 (Processing):
- 黑盒内部的运算规则,就是你独立的思考与判断。
-
输出 (Output):
- 一个清晰、具体、低风险的“方向性假设”。
这门课,以及这个网站的所有资源,唯一的目标就是帮助你亲手构建、运行、并持续迭代这台属于你的“决策黑盒”。
核心框架:三步决策循环¶
那么,如何运行这台黑盒呢?
答案简单到只有三个步骤。这是一个可以无限循环、螺旋上升的行动框架:
决策三步循环:向内看 → 向外看 → 去行动
1. 向内看 (Self-Awareness) 先问自己:我是谁?我擅长什么?我享受什么? 这是为你的决策校准罗盘。所有不基于自我认知的选择,都是在随波逐流。
2. 向外看 (Information Gathering) 再问世界:真实情况是怎样的?有哪些可能性? 这是为你的决策输入燃料。所有不基于事实的判断,都只是空中楼阁。
3. 去行动 (Action & Iteration) 最后去验证:设计一个最小的实验,看看结果如何。 这是让你的决策形成闭环。所有停留在思考层面的想法,都无法改变现实。行动,是获得真实反馈的唯一途径。
这个“向内看 → 向外看 → 去行动”的循环,就是你大学四年最可靠的寻路工具。
下一步¶
读完我们的初心与蓝图,接下来该做什么?这取决于你当下的感受:
完全理解。我们描绘的蓝图需要一步步搭建。我们强烈建议你:
从头开始,系统地学习 本科生通识第零课。
它会像一位向导,将“向内看”、“向外看”、“去行动”这些抽象概念,拆解为你可以跟随的清晰步骤,为你打下最坚实的基础。
太棒了!知行合一是我们最推崇的原则。你可以直接进入你最需要的部分:
-
想深化方法论? 直接深入《第零课》的特定章节:
- 第二章:自我认知方法 (向内看)
- 第四章:信息获取入门 (向外看)
- 第六章:低成本实践与验证 (去行动)
-
想寻找新“渔具”? 直接前往 第零点五课堂:技能与工具箱,那里有 Git、Linux、精力管理等各种硬核技能与软实力等你挑选。
南昌大学的同学请注意
我们还为你准备了专属的 昌大专属资源库,里面包含了转专业、保研考研等实用“内部情报”,欢迎随时查阅!